教学视频及课件

    导教
    分析讲授上山位置、数目、配置、组数、必须布置三条上山的条件。
    对照实物图片,分析讲授上下山运煤与辅助运输方式及对角度的要求。
    分析讲授区段集中巷的布置方式及层间联系方式、适用条件。
    分析讲授采区倾斜长度、走向长度、生产能力、采出率、煤柱尺寸、区煤仓容量,以及这些参数的相关规定、工程经验和发展趋势。
    分析讲授采区准备方式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导学
    采区上山可以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煤层上山掘进容易、速度快,但受煤层倾角变化和走向断层影响较大,生产期间维护比较困难,受工作面采动影响较大。煤层上山的维护条件取决于采深、煤层的强度和厚度、顶底板岩性、煤柱大小和服务时间。在维护不困难的条件下,应优先选择煤层上山。
    对单一厚煤层采区和联合准备采区,特别是在深矿井中,多将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其掘进速度慢,但受煤层倾角变化和走向断层影响小,维护条件好。岩石上山要布置在整体性强、分层厚度大、强度高的稳定岩层中,还要与煤层底板保持一定距离。达到一定垂距后,应优先考虑岩性。
    采区上山至少要布置一组两条,一条用于运煤,另一条用于辅助运输。
    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布置专用的回风上下山。
    采区上下山的运输设备应根据采区运输量、上下山角度和运输设备的性能,选用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自溜运输、缠绕式绞车或无极绳绞车牵引矿车运输。
    胶带输送机运输能力大,运输可靠,运输费用低,采区生产能力大,上山倾斜角度在16°及以下,下山倾斜角度在18°及以下,可以广泛使用。当煤层倾角稍大,采用岩石上下山时,可按胶带输送机角度要求,调整上下山倾角。
    采区上下山辅助运输多采用矿车轨道运输,新型辅助运输方式有齿轨车、卡轨车牵引矿车运输方式、单轨吊运输方式或无轨胶轮车运输方式。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生产需要,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方式分机轨分煤岩巷布置、机轨双岩巷布置、机轨合一岩巷布置和机轨双煤巷布置。根据煤层倾角和区段平巷的主要用途,区段集中平巷与超前平巷间的联系方式分石门、斜巷和立眼三种。
    加大采区走向长度可以相对减少采区上下山、车场和硐室的掘进量;减少上下山煤柱和区间煤柱的损失;减少采煤工作面搬迁次数;增加采区储量和服务年限;有利于保持必须的工作面错距,增加同采工作面数目和采区生产能力;有利于采区和矿井的合理集中生产。采区走向边界划分必须结合井田开采范围,充分考虑自然条件或地质条件对采区走向长度的限制,并在已有的开拓部署内进行合理调整。
    采区生产能力是采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产煤及采区生产系统能够保证的能力。
    采区采出率是采区内采出的煤量与采区内工业储量的百分比。国家规定是:厚煤层不低于75%,中厚煤层不低于80%,薄煤层不低于85%。
    根据留设的目的不同,采区煤柱尺寸可按支承压力影响程度、隔离要求和岩层移动影响程度留设。
    根据留设的目的不同,采区煤柱尺寸可按支承压力影响程度、隔离要求和岩层移动影响程度留设。
    难点
    区段集中巷与上下山和回采巷道的联系方式。